熱門關鍵詞:
全球供應鏈面臨重塑
在疫情結束后的未來,全球供應鏈改變的答案,并不是只有一個。
“中國在未來仍然會是制造業大國,很多企業還是會選擇中國作為產能集中地,”Razat說,“同時,這些企業也可能會去考慮其他一些國家,像印度、東歐和墨西哥,或者是將部分的產能搬回到他們國內?!?
從醫藥行業來看,制藥公司已經在制定應急計劃,探索原料藥和其他用于制藥產品物料的替代供應源。“他們需要根據總成本和服務客戶的成本找到合適的資源,”Razat告訴記者,“鑒于中國供應的大部分是原料藥和其他原材料(中國供應370種基本藥物的原料藥),同時考慮到制藥行業的交貨期較長,目前的替代供應源需要數周至數月的時間才能在供應鏈中生效?!?
這一過程的目的,都是在降低供應鏈的風險,確保不會因為單個環節的問題導致整個供應鏈的崩潰。而面對這一過程,中國依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以融入未來的全球供應鏈。
首先,實施中國成品的全球擴張戰略,擴大其進入全球供應鏈的范圍,其中并購戰略是增強全球布局的可行選擇。
其次,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的優勢,這是促使許多公司保持在華生產制造能力的充分理由,而政府的激勵措施可以在推動中國制造業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再次,隨著信息技術不斷融入產品,相應地會增加網絡風險,信任在貿易關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中國應盡其所能承諾企業的信息安全,并確保與在中國制造并外包到其他國家的技術有關的任何隱私和知識產權問題得到保障。
最后,提高在中國境內經商的便利性肯定會有所幫助。“截至2019年12月,中國的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已經上升至第31位,改善這一地位將有助于其融入全球供應鏈?!盧azat向記者表示。
編者按:本文來自21世紀經濟報道,由富事達編輯。
咨詢熱線
17505120369